含油廢水的常用處理工藝
含油廢水主要是指:含有脂(脂肪酸、皂類、脂肪、蠟等)及各種油類(礦物油、動植物油)的廢水。含油廢水的特點是COD、BOD高,有一定的氣味和色度、易燃、易氧化分解,一般比水輕、難溶于水,含油廢水是一種量大面廣且危害嚴重的工業廢水。

含油廢水的污染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
惡化水質、危害水產資源;
-
危害人體健康;
-
污染大氣;
-
影響農作物生產;
-
影響自然景觀;
-
影響潔凈的自然水源。
針對含油廢水的這些特點還污染,主要的常用處理方式有以下幾種:
-
沉降分離法
沉降分離法是利用油水兩相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進行分離的,屬一級處理。沉降分離在隔油池中進行,常見的有平流式、平行板式、波紋板式等型式。平流式隔油池的設計主要基于斯托克斯公式,由公式可求得一定表面積的隔油池所能除去的zui小油滴直徑。隔油池水流狀態對除油能力和效果也有很大影響,zuihao的水流狀態是層流狀態,它有利于油滴的上升和固相的沉降。
-
浮選法
浮選法是利用油珠粘附于水中的微氣泡后使浮力增大而浮上分離,主要用來處理含油廢水中靠重力分離自然上浮難以去除的分散油、乳化油和細小的懸浮固體物(要投放無機或有機的絮凝劑)。
由于空氣微泡由非極性分子組成,能與水性的油結合在一起,帶著油滴一起上升,上浮速度可提高近千倍,所以油水分離效率很髙。根據產生氣泡的方式不同,又可分為加壓溶氣浮選法、葉輪浮選法和曝氣浮選法。
為提高浮選效果,可再向廢水中加入無機或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即為絮凝浮選法,則對油水分離的效果還會提高。目前該法已被廣泛應用于油田廢水石油化工廢水、食品油生產廢水等的處理、工藝較為成熱。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固體吸附劑對含油廢水中的溶解油及其它溶解性有機物進行表面吸附。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活性炭不僅對油有很好的吸附性能,而且能同時有效地吸附廢水中的其它有機物,但吸附容量有限,且成本高,再生困難,限制了它的應用。
經吸附法處理后出水油含量可在5mg/L以下,因此吸附法一般只用于含油廢水的深度處理。徐根良等對拆船廠含油廢水進行處理,出水油含量在5mg/L以下,多數在1mg/L以下。所用吸附劑為改性膨潤土、磺化煤、廢舊活性炭、碎焦炭、有機纖維等易得原料。
-
凝聚法
凝聚法是向廢水中投加一定比例的絮凝劑,在廢水中生成親油性的絮狀物,使微水油滴吸附于其上,然后用沉降或氣浮的方法將油分去除。
常用的有硫酸鋁、硫酸亞鐵、三氯化鐵、聚合氯化鋁、聚合氯化鋁等無機絮凝劑和聚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等有機絮凝劑,不同絮凝劑的PH值使用范圍不同。
為加強絮凝效果,往往兩個絮凝劑復合使用。此法投藥量大,排渣量大,適用于處理廢水量很大,而含油量較少的乳物油或其它細小懸浮物。
-
電解法
電解法包括電解凝聚吸附法和電解浮上法。電解凝聚吸附是利用溶解性電極電解乳化油廢水。從溶解性陽極(Fe或Al)溶解出金屬離子,金屬離子發生水解作用生成氫氧化物吸附、凝聚乳化油和溶解油,然后沉降除去油分。
此法主要適用于機加工工業中冷卻潤滑液在化學絮凝后的二級處理。電解凝聚吸附法具有占地面積小、操作簡單、處理效果好、浮渣量相對較少等優點,但它存在陽極金屬消耗量大、需大量鹽類作輔助藥劑、耗電量髙、運行費用較高等缺點,此外,對存在的陽極鈍化問題雖研究較多,但仍未根本解決。
-
生物化學法
生物化學法去除水中溶解油的效果很好,但是不能去除分散油和懸浮油,一旦系統中進入了后兩者油,會對整個生化系統帶來很大的沖擊,所以應用生化法處理含油廢水時,一定要做好預處理工作,把水中的懸浮油和分散油去掉后。
- 上一篇:斜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 下一篇:餐飲行業廢水的常用處理工藝